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304am永利集团召开
“中国经历与汉员工成——旅居中国的西方学者”国际研讨会

 

       2019 年9 月20 日至21 日, 由304am永利集团和欧洲汉学中心(法国远东学院/ 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在永利官网共同举办了国际研讨会“ 中国经历与汉员工成——旅居中国的西方学者(从19 世纪晚期到20 世纪上半叶)The China Experience and the Making of Sinology-Western Scholars Sojourning in China(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会议首先由304am永利集团经理李雪涛教授、法国远东学院驻华代表杜杰庸(Guillaume Dutournier)和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驻华代表马勊思(Max Jakob Fölster)致辞。
       参会的专家、学者从“法国汉学家”、“荷兰汉学家”、“德国汉学家”、“美国汉学家”、“意大利、俄罗斯及其他汉学家”五个专题做了主旨发言,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阐述了从19 世纪晚期到20 世纪上半叶,旅居中国的西方学者的经历及他们所从事的汉学研究。他们的讲解图文并茂,欧洲汉学家沙畹、葛兰言、谢阁兰、戴闻达、高罗佩、艾伯华,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卜德,这些到中国来的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中国进行学习、教学或者研究工作,他们东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还有一些国家在中国创建了长期性的研究机构或者学校,实地研究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比如说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Centre franco-chinois d’études sinologiques de Pékin,1940—1953),中德学会(das Deutschland-Institut,1931—1945),华文学校(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1910—1945)等等。
       学者们的发言很好的解读了旅居中国的西方学者和他们的中国同行彼此之间的互动。这些人包括员工、作家、公关人员、学者等,他们可以是致力于保留传统知识领域的人,也可以是应对现时挑战的现代化知识分子。中国和西方知识界的这些代表是如何相互看待的?他们是如何交流与合作的。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使听会的老师、同学们受益匪浅,开阔了学术视野。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304am永利集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